【电力】发展智能电网 促进光伏并网
给点阳光就能发电
到底什么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某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后了解到,目前业内对它的概念界定较为笼统。与大型光伏发电场一样,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但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装机量一般只有几千瓦、几十千瓦。它可以安装在任何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包括建筑物的屋顶、阳台、侧立面,以及地面、车棚顶等位置,只需几平方米的空间即可安装。
占地小、优势明显
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设定了2014年光伏发电的新增容量目标为1400万千瓦。让业界更感兴趣是这个数字的构成——大型地面光伏电站600万千瓦,其余800万千瓦将全部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来实现。
再来看去年的情况。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说:“分布式光伏在2013年新增总装机规模中仅占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三来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从去年占比不到三成,提高到今年的近六成,如果目标实现,这将是自2009年以来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容量首次超过大型地面光伏电站。
数字直观地显示出,国家对光伏发电支持的侧重点已经转向分布式光伏发电。
相比大规模地面光伏电站而言,分布式光伏电站在我国起步比较晚。2012~2013年,我国开始集中发布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也正因为此,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国际能源所所长将2014年视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元年”。
某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后发现,目前业内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的界定较为笼统。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它所用的光伏组件与大规模的光伏电场并无差别。与大型光伏发电场上百万千瓦的“巨无霸”装机容量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装机量一般只有几千瓦、几十千瓦。但是,大规模光伏电站动辄占地几十平方公里、大多数坐落在西部戈壁荒滩上,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安装在任何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包括建筑物的屋顶、阳台、侧立面,以及地面、车棚顶等位置,几平方米的空间即可安装。
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安装在建筑物屋顶,学校、医院、商场、民居、厂房等满足荷载要求的混凝土、彩钢板和瓦片式屋顶均可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这样就可以实现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虽然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分布式光热在我国早已普及。比如家庭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个简单的分布式光热系统。当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比太阳能热水器复杂多了,根据是否并网,基本可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
目前,只要有并网条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基本都选择并入大电网。这是由于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有光照才能发电,无法保证用户持续稳定的用电。以2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例,正常光照条件下,系统白天的发电量是6~8度,可以满足一个家庭基本的用电。但是,如果碰上几天阴天或者雾霾,光伏发电组件只能“休息”,这时家庭就需要从大电网上购电。相反,如果天气条件特别好,光伏组件很给力发出10度电,家庭用不了,那就可以将多余的电向电网出售,不浪费资源。这就是现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最多的模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这一特性,对电网可是个不小的考验。电网既要应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不稳定造成的影响,又要能够随时接收余电、补充光伏发电不足,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就需要依靠坚强的智能电网。
为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在2012年、2013年发布多项并网政策,支持、欢迎、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免费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并网服务,并全额收购项目的富余电量。
并非所有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都有条件并网。在一些边远地区、海岛等大电网延伸不到区域,采用自身发电系统和储存系统直接向负荷供电的方式,也就是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这种形式无法满足用户持续稳定的用电需求,占比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