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全国电力供需报告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运行安全稳定。电力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相对偏低,分别增长6.6%和6.0%;第二产业用电增长5.3%,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回落,但设备制造业实现两位数增长;西部地区用电增速继续领先,中部地区增速同比回升幅度较大。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充足,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9.5%,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各类电源投资同比明显下降,水电、火电和风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降低。
展望后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平缓回升,用电需求增速也将稳中有升。预计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全年增长7.0%左右。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3.4亿千瓦左右。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供需宽松与局部地区供需偏紧并存,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北、华中区域部分省份在迎峰度夏期间的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可能偏紧。
一、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2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四季度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一是暖冬影响,导致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的采暖用电负荷减少;二是国家主动加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力度,加上华北等部分地区治理严重雾霾天气,部分工业企业减产或停产;三是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出口负增长等。
电力消费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同比分别降低0.2和0.1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比重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相对偏低。第三产业用电同比增长6.6%,为“十一五”以来的季度最低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及四季度回落2.6和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6.0%,比上年四季度增速回落4.0个百分点。
设备制造业用电实现两位数增长,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回落。第二产业用电同比增长5.3%,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70.5%。制造业用电增长5.7%,其中设备制造业用电增长10.9%,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4.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及四季度回落1.1和4.4个百分点,制造业用电结构的变化,充分反映出国家主动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
西部地区用电增速继续领先,中部地区用电增速同比回升幅度较大。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增长4.1%、5.8%、8.4%和1.5%。其中,中部和东部地区用电增速同比分别回升4.5和1.8个百分点,而东北和西部地区用电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8和1.9个百分点。
(二)各类电源投资明显下降,水电、火电及风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一季度,电力工程完成投资同比下降5.6%,其中电源投资同比下降23.5%、电网投资同比增长13.4%;基建新增发电装机1315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764万千瓦。截至3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为12.24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2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1038小时、同比降低36小时。
水电在建规模大幅萎缩、投资明显下降。3月底全国主要发电企业水电在建规模已降至4400万千瓦、同比减少2200万千瓦,投资同比下降38.3%。新增装机409万千瓦,截至3月底 6000千瓦及以上装机2.46亿千瓦、同比增长13.7%。发电量同比增长9.7%,设备利用小时551小时、同比降低47小时。风电投资下降、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一季度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8.1%,新增装机196万千瓦,截至3月底并网装机7929万千瓦、同比增长23.6%。发电量同比增长11.0%,设备利用小时479小时、同比降低56小时。
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比大幅增长。截止3月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1758万千瓦、为上年同期的4.4倍,发电量46.2亿千瓦时。
核电投资同比下降,3月份核电新投产一台机组。一季度投资同比下降11.2%,3月份广东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投产,截至3月底装机1569万千瓦、同比增长25.3%。发电量增长16.3%,设备利用小时1840小时、同比提高17小时。
火电投资及新增装机同比下降。一季度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3.9%,新增装机566万千瓦,截至3月底 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8.66亿千瓦、同比增长5.5%。发电量同比增长4.7%,设备利用小时1228小时、同比略降2小时。
跨区送电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跨区送电量5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跨省输出电量17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南方电网区域西电东送电量同比下降1.6%。
电煤供应总体宽松,天然气供应紧张。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充足,煤炭价格先降后稳。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供暖期部分燃机发电供气受限。自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上调以来,部分燃机发电企业因地方补贴不到位出现持续亏损。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其中,华北、华中和华东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陕西、西藏和海南电网有少量错避峰。
二、后三季度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一)后三季度电力消费增速稳中有升,全年增速低于上年综合各部门和机构的预测结果,我国经济有望平缓回升,全年GDP增长7.5%左右。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化解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以及2013年迎峰度夏期间持续高温导致用电基数偏高等因素,预计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6.5%,暂推荐增长6%左右,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5%-7.5%,继续推荐增长7.0%左右。
(二)电力供应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提高预计上半年新增发电装机3400万千瓦左右,全年新增9600万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6000万千瓦左右。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3.4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4.5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接近34%。
(三)后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预计后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供需宽松与局部地区供需偏紧并存。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跨区通道能力制约、部分机组停机进行脱硝等环保改造以及天然气价格上调影响机组顶峰发电等影响,综合考虑华中等地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以及长江流域、西南地区汛期来水偏少等因素,预计华北、华中区域部分省份在迎峰度夏期间的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可能偏紧。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430-4480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5030-5080小时。
三、有关建议
(一)加强厂网协调,完善政策,促进绿色电力科学发展为调整电力结构、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平稳增长。
(二)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工程,推进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和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的比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尽快解决我国严重雾霾天气问题。
(四)正确认识燃煤电厂对雾霾的影响,科学提出治理要求近期环保部门要求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该要求是继2011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013年《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后的再次趋严要求,电厂刚刚完成改造又要再次改造,面临技术选择难、工期过短、电网调度安排难等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