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国家能源工作2015年:发电设备居世界第一 上海电气等生产能力均超过3000万千瓦
2015年5月7日,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品牌── “华龙一号”首堆在福建福清开工。随后“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相继在福清核电6号机组、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以及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塔卡拉奇项目落地,并先后被英国和阿根廷市场接受,成功引领我国核电跻身世界核电第一阵营。“华龙一号”也成为了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
“华龙一号”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多年来我们国家坚持自主科技创新,大力推进 “走出去”战略在能源行业的具体体现。2015年作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是众多能源技术创新开花结果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在资源勘探开发、加工转化、发电与输配电、新能源等领域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化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有力推动了能源革命。
能源装备名副其实第一大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重要论断。能源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显著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特点。“十二五”期间我国已将科技创新列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核心位置,并对提升我国能源科技装备水平进行了科学、系统、全面的部署,旨在打通能源领域各个行业科技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工程各个环节,与技术创新平台一起形成一个目标统一、任务结合的科技规划和布局,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们通过加强重大能源科技战略规划研究编制、组织开展重大能源科技示范、依托重大工程推动能源装备国产化、开展能源行业标准化等工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源科技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指出。
>>>>
“十二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在能源勘探开采、加工转化、发电与输配电及新能源等领域设立了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通过加大资金、技术、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研发;
>>>>
依托核电、天然气管道、大型液化天然气等重点能源工程,加强对能源装备产业的规划引导,加强技术攻关和综合配套,推动能源装备产业布局优化调整,能源装备自主化水平获得大幅提升;
>>>>
充分发挥国家能源局在宏观调控、投资管理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优势,加大对煤层气开发利用、油气资源高效开发、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核燃料后处理等重大示范工程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成绩显而易见,经过持续不懈地创新和努力,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装备制造大国,有力地推动了能源工业的发展。我国2014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已超20万亿元,占全球三分之一。其中,能源装备占据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地位,约占70%左右,特别是我国发电设备等电气产品的生产能力已位列世界第一,并形成了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东 方 电 气的年生产能力均超过3000万千瓦。
科技创新挺直能源工业“腰板”
努尔˙白克力说“‘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明显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CAP1400三代核电技术和具有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研发成功,大型水电筑坝和80万千瓦水轮机组设计制造世界领先,年产千万吨煤炭综采成套设备、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3兆瓦风电机组等装备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已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装备制造体系国产化率已达85%以上、火电设计制造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自主设计制造的三峡右岸70万千瓦水轮机已顺利投运、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顺利运行、大型LNG成套技术装备、3600米水深钻井平台、千万吨大型炼油装置、四家风机设计制造企业进入全球十强、全球光伏生产商前十名中国占据6个等,这都足够让我国能源行业在世界上挺直腰板。
“依靠我国巨大生产制造能力以及材料、劳动力优势,能源装备价格相对较低,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例如,我国核电建设成本显著下降,按可比价格计算,单位千瓦造价约为国外项目的一半左右,燃煤发电项目单位造价不到4000元,单位千瓦风电机组价格也已从近万元下降到不足4000元,风电竞争力大幅提高。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能源装备“走出去”取得明显成效。1常规发电领域
燃煤发电和水电2014年总出口量达到1255万千瓦,广泛向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出口;
2输变电领域
国家电网、西电集团、特变电工等企业积极参与中亚、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的输变电工程,并成功进入欧美市场,与世界一流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同台竞争;
3油气领域
依托海外油气项目建设,钻井、采油、管线、海洋平台、炼化等油气装备出口额和市场区域不断扩展,广泛出口到俄罗斯、美国、中东、巴西等全球主要油气产区,并越来越多受到国际用户关注。
4可再生能源领域
可2014年风电设备出口达36.8万千瓦,出口到了美国、英国、西班牙等28个国家、光伏随着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际竞争优势明显,2014年组件出口量达到2300万千瓦;
5煤炭领域
我国企业生产的煤机装备产品已成功出口到俄罗斯、印度、美国等主要产煤国家。
展望未来创新驱动能源革命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国家能源局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开展实地调研、部署研究课题、组织论坛等方式,摸清国内外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和基础。并组织相关地方能源主管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有关专家,先后召开了5次较大规模的研讨会,推动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变化日新月异、新的产业模式不断涌现,未来的能源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2015年,国家能源局推进了配电网、页岩气、煤层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油品、太阳能发电、分布式电源和核电等标准制修订,全年共发布能源行业标准432项,下达784项标准制修订计划。
国家能源局还加快了对国家能源科技战略规划研究的编制工作,先后研究编制了 《能源技术革命战略行动计划(2016~2030年)》《国家能源科技创新规划(2016~2030年)》《核电重大科技专项 “十三五”规划》;组织开展了《能源装备制造2050创新行动》《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行动计划》等编制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能源科技革命将对能源发展发挥重大推动作用。努尔˙白克力指出,未来将通过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带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全面实施 “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促进智能电网发展,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推动电力储能发展;
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出台并组织实施 《国家能源科技创新规划 (2016~2030年)》,推广应用相对成熟、有需求、有市场的能源技术,试验示范重大关键技术,推动技术定型和批量化生产,集中攻关前景广阔、亟待突破的先进前沿技术;
提高能源装备国产化水平,依托一批重大能源项目,推动装备国产化,同时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并推广一批重大装备;
加强能源行业标准化,围绕页岩气、煤层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核电、油品质量等重点领域推进行业标准修订,推进行业标准国际化等。
能源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可预期的将来,传统化石能源将先后步入饱和期或增长平台期,必须依靠科技和体制革命双轮驱动,不断培育和催生新的能源产业和业态,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